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人生】漫漫有为路,我的4年海外博士之旅

当你初入江湖,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候,不妨去模仿前人是如何进行科研的,并从中归纳出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为此,我们推出“学术人生”专栏,介绍科研的方法与经验,为你的科研学习提供帮助,敬请关注。

来源:知乎—刀客特李

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31811175

读博士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甚至艰难的决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读了博士有什么用,要不要读博士,以及如何做很好的科研。我想从我个人的经历分享给大家我读博期间遇到的见闻、经验、挫折和成就,以及寻找科研idea的方法论。
首先说明一下,我本科毕业于国内top10 985,本科一毕业没有读硕士就去了美国直博。然后只用了4年时间就博士毕业了。很巧的是我2012年8月12日从北京出发,8月13日抵达美国,2016年8月13日博士答辩通过。毕业后我就回国进入工业界了,这个后面详细说。在读博这段期间,我发表了第一作者文章4篇,IF全部>10,总和影响因子=56,其他二作、三作等文章加起来一共十几篇,目前总被引用次数大概1000次。需要说明的是,我是我美国导师(中国人)的开门弟子,没有大组团队效应和师兄师姐帮衬的各种挂名的福利,所以这么多文章已经很高产了。同时这也是我有很多二作、三作文章的原因,因为确实有很多工作有一半工作都是我亲自参与进去的,因为组里就那么几个人,没有第九、第十作者给你挂(手动滑稽)。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和那些博士毕业动辄40多篇文章的博士没法比(其实是因为组大挂名很多,再加上很多人六七年才毕业,一作数量未必多,这种回国找教职也不容易了),也和哈佛、MIT、斯坦福、UT-Austin的天才博士们(那里面也有4、5年就博士毕业的,但人家发的是Nature和Science的正刊+多篇子刊/AM/JACS,本科通常是清北复交的年级top10)没法比,但是我对自己博士期间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还算满意。然后,我的导师靠把我4年打包出炉,很快拿到了系里的tenure,算是我给他最大的回报。现在我们关系很好,经常一起在国内碰头,这个后面再说。
哦对了,得强调一下。我读的是知乎四大劝退专业之一,生化材环中的材料,所以影响因子虚高,这样大家可能就好理解了。只不过是其中比较热门的纳米、电池、催化等,所以比较容易发文章。
但是,我想说的是,看似我的博士生涯很顺利,但其实我人生中最大的历练,经历过最大的痛苦+迷茫+煎熬也是在这段时间。首先,如前面所说,我是组里第一个学生,刚去的时候连实验室都没有。然后我们在化学院(离我们自己的工程学院步行要近10分钟)一个临时实验室过渡。我们自己的实验室当时还在装修,整整花了1年。在我加入之后,半年不到又来了个博后和博士生,因此,第一年我们组就是3个人加导师。在临时实验室,里面可以做些简单的材料合成实验和电池器件的组装,但效果可想而知,很难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而且当时导师还在申请各种funding,只有启动经费,很多方向不敢随意开展。因此我们试了几个方向,但只是练手,经常变来变去。那段时间压力很大,平时几个人和导师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几乎天天碰面,讨论,做文献综述。然后第一年又是最忙的时候,因为还要上课+做TA。刚去美国的时候,伴随着新鲜感,选了材料、化工系等和专业有关的课,所有的课都认真去听。美国和国内在研究生课程上有很大不同,最后的课程分数不是只靠一个期中和期末考试,而是大概是每周作业:期中考1:期中考2:期末考:project+presentation=15:20:20:30:15的比例。平时留的作业,虽然占据总分数不高,但是总体下来次数不少,有的还需要用到excel ,matlab或mathmetica编程和计算,我也都是很认真的完成。这就导致有些抽象+公式多的课(如Mathemetical Method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这种逆天的课)中,在每个作业提交的前一个晚上几乎都要通宵完成,而且是几个同学一起,否则很难搞定。这样导致了我从读博开始就没怎么保证过睡眠。所以就是为什么说,一个学期选2门课是本分,3门课是学霸,4门课是极限。当然了,并非每门课都那么多计算和公式,也不是都是每周都有作业,也不是都要做presentation。所以呢,选课之前打听好这个课的教授的风格还是很重要的,是不是作业多,是不是打分低之类的。于是,有些课会被归类为水课,如果真的需要在一个学期内赶学分,那就选一些好过的课。总之,全看操作。所以,后面我也学聪明了,每个学期的课只选2门,而且搭配合理。毕竟自己是实验科学,选一些纳米、材料、聚合物等基于实验或经验的课程还是比较轻松的。其实,我还蛮喜欢这种选课机制的,有时候做科研遇到瓶颈,去修相关的课可以充电,对自己的研究也是很有利的。
那么回到科研,在过了一年之后,我们自己的实验室终于建设完毕,我们搬回到了工程学院。这样导师办公室、上课教室、我们的实验室+办公室都在一个楼里了,这样导师平时push or怼我们就更容易了。在第一年,导师申请到两个funding,一个做镁电池,一个做聚合物电池。我就参与到了第一个课题,有了具体基金和课题,终于相对来说稳定下来了,不会乱换实验方向。当然了,初步的idea是导师和博后想的,我们一起往下做实验,解决问题,并找到新的突破口。这样,从我们起步建设实验室,申请funding,上课,一晃2年多过去了,后面团队慢慢扩大到7,8人的规模,当然一多半是博后+访学的。
这段时间,导师对我们要求很高,毕竟他有拿 tenure的压力,学校给的要求的是5年内15篇SCI。所以我们是强制要求周一到周六上班。每周有一次组会,都要做PPT,每个人上去讲,要么是自己的工作进展,要么是文献进展。如果是自己的工作,有材料的表征、测试、电池性能结果,基本上都要用origin plot出来放到PPT里,每页数据无论好快都要有分析结果,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可能原因是什么,下一步的计划。然后最后都要有综合的结论和下周to do list。为此,几个学生经常被“教育”。导师经常回国参加会议,有的时候上午刚从国内十几个小时飞机回来,时差都不倒,下午直接参加组会,我只能说,佩服。他自己随身总带着个本子,里面总是记得满满的,是外出会议,或者拜访别人时记录的各种科研成果,进展和idea,当然还有我们组会上的内容。几年来下来,做科研风格PPT的能力是get到了,关键是要有逻辑,有分析和结论。此外,就是实验记录本。导师要求我们实验记录本,必须有时间,实验目的、元材信息,实验流程,现场,参数,结果,甚至要把相应的结果粘贴出来。导师举了个例子,说曾经有两个实验室,同时做出了一个成果,然后在争知识产权,后面相关机构去调查,发现A实验室的实验记录本记录详细,时间早于另一个实验室,于是判定知识产权属于A。
下图是一个例子,
这个是后来我们组的一个博后的实验记录本
回过头来看,虽然当时可能挺繁琐的,但是真的有助于科研。能让你从失败的实验中找到原因,从已有的结果中深度挖掘有意义的数据,还有方便日后做新的实验和写文章时候回头查找。
对于留学生来说,除了上课+科研,在自由的美帝,权利永远和义务对等,你需要锻炼非常强大的独立精神。比如考驾照,买车,租房,修车,修房子,组装家具,搬家,做饭。。。统统都要在你去的第一个学期就开始get,然后一直伴随,虽然可以叫朋友帮忙,但是大部分情况都需要你一个人完成。美国大学食堂一般都是快餐店,如麦当劳、Pizzahut,Taco Bell, Jack in the box,外加各种伪印度餐,伪中餐如Panda Express等。食堂以外的餐厅通常都要开车出去吃,而且不便宜。所以就导致我们都要get自己做饭这项技能,否则顿顿吃快餐会让人疯掉。至于说为啥一定要买车,因为马路上看不到人,学校里面宿舍太贵,外面租房会便宜一半,而且不开车非常不安全,去买个菜开车都可能花费几十分钟。再一个,美国二手车很便宜。基本上除了纽约和芝加哥市中心,感觉美国大部分地方都要以这种方式生活。有的大学是在乡下的镇or村里(如UIUC,康奈尔,普渡,TAMU),这些学校的中国留学生们有时候周末宁可开3个小时以上去附近的大城市就为了吃顿饭都很正常。在租房过程中,需要和各种狡猾的公寓agency们讨价还价,后面还要选择不同的电力公司的电力服务。总之英语能力瞬间飙升,因为要经常和别人沟通甚至发飙。以至于我后来选择不同的aparment非常有经验,后面加入实验室的博后博士们还有访学的,好多都是我帮找的房子,让他们一度觉得我可以做房产broker了,哈哈。
但是这也导致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就是需要花费太多精力时间在和科研不相关的事情上。反观国内的同学,吃饭三餐都可以在食堂,住宿有便宜的宿舍,宿舍到实验室可能步行就OK了,完全可以实现宿舍-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晚上想加个班去补个实验随时可以过去实验室。然后我们这边呢,早上晚上都要开车通勤,回家要在外面吃饭或做饭,晚上即便在家里也经常是读文献,但是实际做实验可就没那么方便了。总而言之,其实从做科研角度来说,是不如国内方便的。
这里说说我们为什么做镁电池。因为做锂离子电池的人太多了,想发高档次文章竞争会很激烈,基本上被世界主流的课题组垄断,即便有新生代年轻教授也是从这些组里的出来的。相比之下,镁电池比较新颖,其二价离子的性质可以存储更多能量(其实是伪命题)。但是研究难度也很大,没有多少合适的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能让镁电池工作。全世界做的有点名气的课题组应该是个位数。所以我们老板就用这个当作一个研究课题,并拿到了一个大funding,持续几年,可以让我研究到毕业。
所以我后面开始做镁电池,用的材料是二硫化钼,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虽然主要材料和测试是我做的,但是因为idea是博后想的,镁电池的基本平台也是他们搭建的,所以后来写文章,一作是他们,我就是二作三作。但是我发现二硫化钼是个神器材料,润滑、光电、发射器、半导体、锂电、催化,啥都可以来一腿。而且其本身是二维材料,就和石墨烯一样,那几年又是二维材料爆火的年代。于是我就把这个材料稍微拓展了下,应用在了另外一个有趣的方向,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本质上机理是一样的,但是钠离子半径大一些。而我们对这个二维材料的合成优化方法是层间距调控法,其实刚好适合通过调整层间距来容纳半径更大的钠离子,从而得到更好的钠电池性能。但其实科研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这个材料从博一的13年暑假,实验室刚装修好就开始做了。整个暑假我都在不断的合成、失败、优化、重复,终于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层间距可调控,相纯,而且可梯度控制)。说到这里,得提一下,因为平时要上课,所以平时其实无法全职做科研,暑假因为没有课,所以是做科研的最佳时机,导师也鼓励这样做,意思是没事的话不要回国了,回国的话办理签证还要check一个月,多麻烦(手动滑稽)。所以我整个读博士期间都没有回国,父母也怕影响我前面几年也没有过来过。然后这个材料后来是做成功了,但仅仅是合成成功,后面还要做器件,性能有好有坏。整整过了一年,到了博二的暑假,镁电池才取得不错的性能。钠电池是一直性能都不行,或者有了好的性能,就是重复不出来。但这个是我计划作为一作文章的工作,所以硬着头皮都要做。
所以那个时候我很焦虑:两年多过去了,忙忙碌碌,科研没有太明显的成果,也没有发文章;周六因为上班错过了和朋友们的很多娱乐活动(自驾郊游,BBQ烧烤,hiking,钓鱼,party),只有周日的活动我才能参加,但问题是周日是主日,一般大家很少把这种活动放到周日,所以很是羡慕那些双休的博士同学(不同专业的都有,同一个时期的留学生关系总是有很好的一拨),羡慕他们有个白人老板或者已经拿了 tenure 的华人老板,不那么管他们所以可以朝九晚五周末还可以浪;然后当然我更没有时间谈女朋友;国内同班的同学大部分在国内读博,也有不少在国外的,看着他们第一年就发了不错的文章,然后第二年还能继续发,心里自然很是有紧迫感;刚好那时候微信朋友圈兴起,每天拿着手机刷,就看国内的朋友生活好奢靡快活,然后我们留学博士们好山好水好无聊寂寞。总之,负面情绪满满,经常怀疑人生。不过我韧性一向很好,从来不会失眠,越是遇到挫折就越想着抓紧时间干,或者干点啥有意思的事情。
终于在博三的时候出现了转机。到了15年1月份的时候,做的材料性能总算是稳定下来了,有好的性能终于也重复出来了。这时候终于敢拿着稳定的材料去做各种表征了,包括XRD,SEM形貌、容量、倍率、能量、电导率、TEM等。因为材料不稳定,不能重复的话,表征的数据互相对不上,没有意义。于是就在这一个月内把所有数据就补全了,然后很快初稿写好。与此同时,镁电池因为本身做的更早,推进的也相对顺利,文章已经改了几遍,投稿Nature Nanotech.被拒,然后转投别的,在2月份终于被Nano Letters接收。然后3月份,我自己的钠电池的文章改了差不多第20遍,投稿Nano Energy,返稿,修改,到4月份被接收,全程大概一个多月时间。然后呢,在这个过程中,对这个材料其实我有试过很多不同的处理和改性实验,得到了些类似但有些许区别的纳米材料,于是就把它们用于很多其他地方,如:1)超级电容器,后来我们组一个韩国博后用这个工作又发了篇Wiley旗下的小文章,我是二作。平时我很喜欢研究绘图技能,所以我就亲自用PS+AI+3D软件画图,中了那个杂志当期issue的cover image;2)我们实验室楼上就是环境工程学院,有个巴西女教授,很有意思,走路永远自带桑巴风,每天都很开心的样子。我老板就和她合作,把我这个材料(拆层粉末,单层分散溶液,烧结处理后的粉末等)用于他们环境领域的杀菌实验。发现这个材料在被拆层以后确实有不错的杀菌效果,也做了机理分析,和这个材料的光电性质有关。最后文章发表在了RSC旗下的一个环境领域的IF=7点多的杂志,我又是二作;3)还有计算,找了化工系的一个专门做计算的德国教授。针对这个材料在锂电、钠电、镁电的性能,让别人用DFT方法做了计算和机理分析,又搞了篇文章,当然这是后话,实际是16年才见刊。紧接着,我又做了很多其他材料,如各种氧化物,有做二维插层的,也有做纳米化的,也有就是单纯试验某些其他领域的新材料拿过来用在电池中,也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在过去的几年间,导师经常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出去开会。包括新奥尔良的ACS大会,波士顿的MRS大会,还有阿贡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搞的锂电或射线表征的会。事实证明,出去开会收益真的很多。首先是开拓眼界,能见到很多文章里的大佬,了解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可以认识很多同行和前辈。除了有oral presentation,还有poster展示,都可以现场提问或者晚宴交流,非常锻炼口语和有助于寻找idea。我也还见过,有些快毕业的博士,去听大佬们报告,然后等报告结束的时候,利用这个机会,向大佬提交简历,争取博后的职位。我感觉这招还是比较高效的,大佬演讲者通常都比较nice,都会接收他们的简历,毕竟现场见过总好过网上看到的干巴巴的简历。还有,尽量提交会议论文,申请在这种大会上演讲或做poster,一来锻炼presentation和现场问答的能力,二来还有可能拿奖。所以这点上来看,我们还是非常感谢我们导师的,原因花钱送我们到各地开会。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电池会议,顺便参观他们的中子光源

波士顿的MRS大会
波士顿的MRS大会,Poster展示和交流
然后15年暑假到了,我又被导师推荐去阿贡国家实验室做X射线同步辐射实验。一方面是把同步辐射学起来,这对整个组都有好处。这玩意我导师在美国学术圈这么多年都没玩过;二来是带去当时正在做的材料,用普通的X射线表征效果不好,有些材料结晶度不好看不出什么衍射峰,所以用高能量或高分辨的同步辐射X射线去做会得到平时看不到的结果,正好可以补数据发高档次文章。所以我就带上很多材料,开着车从南方德克萨斯州一路北上开到了芝加哥。阿贡国家实验室,有一个同步辐射光源,环形的building,围着一圈有20几个beamline,每个beamline里面有都有独特的X射线的表征仪器,有吸收谱,高能XRD,高分辨XRD,小角衍射,3D imaging。在那里待了两三个月,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然后把其中的两三个beamline都学通了。不得不说,阿贡的管理还是很优秀的。这么多仪器设备,很多是自己安装,甚至改动升级和DIY过,很多仪器全世界可能没有第二台。然后这么多设备,很少有空转,每天都人满为患,都要预约,每个人给48或72小时,这段时间你的实验必须做完,结束后必须交给后面的人。全世界的人都来做,有美国各地的,有从欧洲日本来的,也有从中国来的。他们说上海也有一个类似的叫上海光源,但是管理不是很好,里面的管理者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用,闲置率比较高。所以在阿贡,留给我的真正操作的时间其实很少。
阿贡国家实验室的APS同步辐射光源building
APS里面某条beamline的X射线设备,很多都是DIY组装
阿贡国家实验室APS内部结构图
所以我就分秒必争,中间通宵了一次,才把带过来的材料全部做完。其中一个工作就是TiS2的镁电池项目,测试这个材料在不同充放电态的晶体结构。去的时候来不及了,有些材料没有完成充放电,等到后来完成了充放电,就让那边的同组成员把材料寄给我,我再完成后面的表征。这个工作结果最后确实还在文章中用到了,文章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中。本来我是二作,不过后面因为要补很多实验,那时候我已经毕业了,最后毕业后快一年了才发表见刊,所以我成了第10作者,不过那时候我已经在公司上班了也无所谓了。然后通过在阿贡的这段时间,我把里面的机制,如何写proposal,申请beamline,申请设备使用时间都摸清了。回来后,我就写了4个proposal,不同的项目,使用不同的beamline。最后运气还不错,中了一个,被排期排到了第二年也就是2016年的春天,时间是72小时。所以等来年春天我就带着师弟又去了,把他们也都教会了,然后这72小时我们又做了很多牛逼工作,比如电池材料的原位的XANES(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所谓原位就是让电池在运行过程中(而不停止拆开),让X射线探测到内部,随时探测电极材料的结构变化。传统的电池软包或钢壳会挡住X射线,为此我特设计并制备了透明的电池,这样X射线就可以穿透进去了。这几天的工作也让才刚读博二的一个师弟顺手发了篇1作文章,一个普鲁士蓝用于钠电池的工作,发表在了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我自然又是二作。这也算是在我毕业前给组里完成了最大的交接工作。
从阿贡回来以后,我继续做手里的几个项目,齐头并进。又完成了一个MoO3钠电池的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一个国内来访学的博士后,在我们这边也对镁电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然后我就辅助他把他感兴趣的一个锂电领域的氧化物材料通过纳米改性用在了镁电中,成功做出了性能,发表了在了Nano Energy上,我是二作;导师认识的朋友教授做莫来石催化,就合作起来,把他们的材料拿到我们这边,测试下在空气电池中是否有性能,结果还不错,也发表出去在了,是在Nano Energy上了,我是共同一作;还有个明星钠电池正极材料叫磷酸钒钠Na3V2(PO4)3,我想着把这个材料试验下镁电池性能:idea就是先充电把活性钠离子先充电脱出,变成NaV2(PO4)3,就留下了Na的空位,再放电把Mg离子嵌入到空位中进来。但是发现没有性能,就退而求其次,干脆做一个镁钠混合离子电池:负极嵌入脱出镁离子,正极还是嵌入脱出钠离子,当然这里面电解液的筛选也很重要。这个工作最后也发表在了Nano Energy上,是我最后一个一作文章。补充一下,我这几个工作中的很多表征是用同步辐射光源做的,就是阿贡那几天的工作。其实做得时候没想到会用上这些东西,毕竟当时是以学习为主,表征了很多材料。
总之,2015,2016年是我最高产的两年。前面两年很不顺,没有发表一篇文章。但是之前的工作没有白费,都积攒到了博三博四发表出来了。还有就是和他人合作,可以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优势,发现新的成果。最后一共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其实这里我做了很多其他工作,有些成功也有些失败就不做了。有将近一半的工作没有发表文章,如前面那个实验记录本里的工作,成功制备了单层MoO3,不同层数,连颜色都变化了。我猜测其光电、催化、电子性能都可能和多层的材料不同,感觉会非常有意思。其实后面可以拓展,没有发表文章有点可惜。然后呢,我在16年暑假就开始写毕业论文,大概整整花了两个月吧,到8月份写好提交。然后8月13日答辩通过,刚好是我踏上美国的四周年。
从整个博士生涯来看,我合成和使用过的材料包括无机物(氧化物、硫化物、聚阴离子等)、有机物、聚合物、离子液体、无极-有机复合物,应用方面涉及电池正极、电池负极、电解液、催化、锂电、钠电、镁电、空气电池等。还有就是组里本来还有做有机高分子储能材料、太阳能电池、液流电池、燃料电池等很多项目,我都多多少少参与了。等到我博三时候,组里基本上就维持7,8人不到10人的水平,同时开展几个项目。可以说,我取得的这些成果,我的导师对我们的投入和栽培功不可没。比如高要求整理实验记录本,训练英文PPT+演讲,出去开会见世面,去外面的甚至国家实验室做实验,课题组之间的交流优势互补。。。记得博二的时候,院里组织全ECE学院进行一次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一天的时间。大家把自己手里做的研究项目都做成海报展示,如果有实物更好(比如某些EE专业的会拿出自动化设备or机器人什么的),还要登台演讲,上午+下午都有报告。说明一下,在我们工程学院中,材料系太小没有单独成为一个department,而是挂靠在ECE院里面。然后前一天晚上导师就在办公室里训练我如何做这种竞赛性质的oral presentation,一句一句教,还录了音,晚上回家我就反复训练。第二天就去了,最后意外的在几十个学生中拿了个第一名。总之,虽然很push但是我还算运气遇到了很负责任的导师。
我这个人很善于总结。比如,读了和写了这么多文章慢慢也总结出经验来了。我知道很多博士新手哪怕是老手写文章时候都非常痛苦。所以,我就总结了一个如何写英文论文的文章,全是干货。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翻,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这个专栏。后面我会在这个专栏中陆续推出很多科研选题,论文idea寻找,和SCI写作的文章和直播。
如何开始写英文论文
还有就是总觉着自己的工作不够好,自己的领域太狭隘了,看文献别人的工作都好漂亮啊。于是就总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把别人的想法出处,材料合成方法,实验+计算,结果分析等研究透了。总结出了科研好想法产生的如下几个大的分类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工科,理科和金融社科。
1) 新颖;新方法,新材料,新系统,新算法;如80年代LiCoO2第一次被证明可以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开创性工作,现在的手机电池正极材料就是它,它的发明者去年拿了诺贝尔奖,97岁高龄);某个AI算法经过改进被用于围棋(发表在Nature的那个文章,算法一晚上可以训练机器人几万次,直接秒掉李世石);构建了一个新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实现自动驾驶;一个分析英语语言、语法变迁的新方法(统计学+R语言的新方法)
2)挖掘;如果没有新东西,就机理分析。分析前人的工作,某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如深度分析某个材料在电池中为啥衰减
3)复合;几种方法,工艺,算法的复合使用,解决问题。如别人是石墨烯复合某FeS材料,你就可以是海绵状石墨烯+纳米状FeS;
4)炫技;设备仪器先进,进行分析。比如你有超算能做很多多核的并行计算;球差校正电子显微镜;社科类使用很先进的可视化算法和软件分析数据;前面我提到的用同步辐射X射线做的很多工作也属于这个范畴
5)应用;如EE在钻井,完井的应用;一个材料用于电池、催化或光电;一个算法应用于语音识别,视频,翻译,转码等;区块链用于防伪,识别,物流,支付等
6)跨学科;脑科学,神经科学与电子信号和假肢的结合;土木工程+智慧城市+大数据;BIS系统+建筑学;高分子+3D打印+智能制造;石墨烯材料可以用于任何领域
如果觉得不错,就关注我的专栏并点个赞吧。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后来读博士的人一些帮助和指引。
科研路漫漫其修远,与君共勉。

本文目的在于学术交流,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学术人生”历史文章


更多学术人生专栏文章,

请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查看



分享、点赞、在看,给个三连击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